蛀牙很深,就只能抽神經嗎?別急著下決定,其實你還有另一個選擇——「活髓保存術」!
這是一種能保留牙齒神經、延長牙齒壽命的治療方式。比起直接進行根管治療(抽神經),活髓保存更溫和,能讓牙齒維持原有的功能與強度,減少牙齒變脆、做假牙的風險,也避免過早走到抽神經的那一步。
什麼是「活髓保存術」?
活髓保存術(Vital Pulp Therapy)是一種在蛀牙細菌尚未感染牙神經或部分牙神經受感染情況下,盡量保留仍健康的牙髓組織,讓牙齒有機會自我修復的治療方式。
治療過程中,醫師會先清除受感染或發炎的部分牙髓,接著在牙髓表面覆蓋一層具有「生物相容性」的材料,例如:氫氧化鈣、三氧礦化聚合物(MTA)或生物陶瓷,促進神經組織的癒合與再生。這樣可以避免直接將整個牙神經移除,保留牙齒的活性與原有功能。
活髓保存的 3 大好處
為什麼現在越來越多牙醫會建議保留神經、優先嘗試活髓保存?
因為它不只更溫和,還能帶來這些好處:
- 保留感覺功能:神經還在,牙齒仍能感受到冷、熱、痛等刺激。
- 減少牙齒變脆、變色:保留較多原始結構,牙齒較堅固、不易斷裂或變色。
- 延長牙齒壽命:維持正常咀嚼力,延緩日後抽神經或做假牙的機會。
哪些情況適合做活髓保存?
並不是所有蛀牙都適合進行活髓保存,是否能執行,仍需牙醫透過 X 光、冷.熱與牙神經活性測試評估。不過,以下是幾個常見適合的情況:
- 牙神經仍有活性:對冷、熱刺激仍有反應,雖疼痛但為間歇性而非持續性。
- 牙髓暴露但感染輕微:蛀牙或外傷導致牙神經暴露,但沒有明顯感染或膿包,X光片牙根處沒有明顯黑影。
- 沒有自發性或劇烈疼痛:疼痛不是無預警出現或持續不斷地痛。
- 牙齦健康狀況良好:沒有牙齦腫脹、膿包或瘻管等感染跡象。
活髓保存術流程|簡單 6 步驟
「活髓保存術」是一種溫和、有效率的方式,通常只需一次或少數幾次療程即可完成。
以下是完整流程,讓你在治療前就有清楚的心理準備。
❶ 術前評估與X光檢查
透過問診、牙神經測試與X光影像,判斷牙髓是否仍健康、是否適合進行保存。
❷ 局部麻醉
治療前會施打局部麻醉,讓過程中感覺舒適、幾乎無痛。
❸ 無菌環境下清除蛀牙與受損組織
醫師會在治療的牙齒使用橡皮布障並消毒,將蛀牙及受感染的齒質與牙神經徹底移除,只保留健康的牙髓與牙齒結構。
❹ 覆蓋修復材料
使用具「生物相容性」的材料(如 MTA、 氫氧化鈣或生物陶瓷)覆蓋牙髓,促進組織修復。
❺ 填補與密封牙齒
使用合適的填補材料將牙齒封閉,必要時加做牙冠,強化保護力,以避免填補材料的鬆脫。
❻ 定期回診追蹤
治療後需按時回診,持續觀察牙髓反應、 癒合狀況與口腔清潔狀況,確保長期效果。
活髓保存 vs 抽神經,有什麼不同?
項目 | 活髓保存術 | 抽神經(根管治療) |
---|---|---|
牙髓處理 | 保留部分健康牙髓 | 完全移除牙髓組織 |
感覺功能 | 保留原有冷熱與疼痛感等感覺功能 | 完全喪失感覺 |
牙齒強度 |
保留較多原始結構 牙齒強度較高 |
移除較多齒質 牙齒較脆弱 |
治療費用 |
非健保給付 (牙神經受感染而異) |
健保給付 (部分自費項目另計) |
活髓保存術後注意事項
治療只是第一步,術後的照顧更為關鍵。為了讓牙齒能真正恢復並延長壽命,術後的保養需要注意以下幾點:
- 避免刺激性食物:如過熱、過冷、辛辣或硬物,以免刺激牙齒或影響牙髓癒合。。
- 維持口腔清潔:使用軟毛牙刷、 牙線與牙間刷,預防再次蛀牙或感染。
- 定期回診:根據醫師建議,按時回診檢查牙齒恢復情況,確保治療效果。
- 注意症狀變化:若出現持續性疼痛、腫脹或膿包等不適,請立即就醫處理。
哪些人不適合做活髓保存術?
儘管活髓保存術是一個較溫和的選擇,但以下情況可能無法適用,建議和牙醫師討論替代治療方案:
- 牙髓已壞死:牙髓完全壞死,無法自我修復,仍需根管治療。
- 嚴重感染:牙齒或牙周組織有重度感染或產生膿胞,需先進行感染控制。
- 牙齒結構破壞嚴重:牙齒損壞過多,無法有效修復。
- 患者無法配合治療:如無法配合醫囑或維持良好口腔衛生。
如果你正面臨深度蛀牙或牙髓外露的問題,別急著抽神經!活髓保存術是一種更溫和、更保留原牙的治療方式,有助於延緩甚至避免未來做假牙的風險。不過,是否適合這項療程,還需專業牙醫的評估與判斷。現在就踏出保牙第一步,讓專業團隊幫你評估最適合的治療方式!
立即預約創美牙醫、展群牙醫、綻美牙醫、微笑牙醫|
讓我們專業且值得信賴的牙醫團隊,守護您每一顆牙齒的健康與美麗。